听,领唱时代的中国声音

首页 > 教育新闻 > 新闻阅读存档/2017-03-04 / 加入收藏 / 阅读 [打印]

    3月3日,首都北京,祖国心脏,2000多名来自全国各党派、各行业的政协委员,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会聚到雄伟的人民大会堂。他们将聚焦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,聚焦社会和百姓的民生关切,建言献策,共商国是。下午3时,一个庄严的声音从这里发出—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开幕!

    这声音穿越时空,接续1949年的秋天。建国前夜,群贤毕至,畅所欲言,从此为新中国留下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多党合作、政治协商的宝贵财富。从百废待兴的过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,共和国走过的每一步,都有来自全国各界的政协委员鼎力助推的身姿。

    “我们每个人都是涓涓细流,但汇聚到一起就成了江海。”入场时,看着人民大会堂门口川流不息的身影,全国政协委员、四川省政府参事、四川省教育厅巡视员王康感慨地说。而在全国政协常委会的报告中,这涓涓细流具体转化为去年以来的5769份提案。

    随迁子女入学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、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公用经费基准定额、免除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、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……在提案的推动下,一个个困扰教育发展、社会热切期盼的问题获得历史性突破。

    “国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地需要人才、需要教育。”王康解释说,“经济供给侧改革五大基本要素之一就是人力资源,而教育是供给侧改革的应有之义。”他今年的提案之一,就是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,实现人才培养的“三去一降一补”。

    在人民大会堂人头攒动的大厅中,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央财经大学校长王广谦兴奋地告诉记者,他带来的有关学前教育的提案成了“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提案0001号”。面对老龄化社会,人口政策调整,“二孩”政策能否平稳落地?政协委员的使命,让这位殿堂之上的大学校长关注起老百姓生儿育女、小娃娃上幼儿园。

    全国政协副秘书长、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,已经连续三届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或全国人大代表走进人民大会堂。他今年对教育的关注依旧如初,已经准备好了14份提案。他告诉记者:“过去5年,我国在教育公平上取得了显著的进展,却还存在重硬件、轻软件的问题。‘十三五’期间,很多教育观念应该改变,更注重从质量上下功夫,从教师、课程等软件上下功夫!”

    从踏上人民大会堂门口的台阶开始,参政议政、建言献策的声音就开始不断传来。在接下来的9天里,这些声音将如春潮般涌动,最后汇聚成一个和声,那就是为了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实现“稳中求进”共谋发展。

    这声音,千里之外山区的孩子们听到了。在教室的电视里,湖南省安化县平口镇完全小学的寄宿生看到了全国政协的开幕式。“通过他们的开会商量,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。”班主任刘习聪用浅显的话语帮助孩子们理解参政议政。

    这声音,万里之遥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生赵禹程听到了。虽然身在海外,他依然通过网络密切关注着政协开幕和两会进程。他说:“现在,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不断提升,经济、政治、文化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,我们海外学子最盼望国家的强大,也盼望看到通过两会进一步推动各行各业更好地发展,让我们将来有更多的机会报效祖国。”

    三月的春风,涤荡神州。这声音驾着春天的风,飞遍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。这是人民大会堂的声音,这是政协委员们履职尽责的声音,这是千千万万公民共同的心声。这领唱时代的中国声音,将汇聚成历史的滚滚洪流,推动中国砥砺前行。

  • 最新内容
  • 相关内容
  • 网友推荐
  • 图文推荐